hongtenghui.com 來源:車維修網 作者:俠名 類別:修車常識 時間:2014年10月25
一、蓄電池極板彎曲 極板彎曲多發(fā)生于正極板,而負極板很少發(fā)生。 1.表現 極板彎曲蓄電池容量減少,充電時間縮短。由于正極板處的化學反應比較激烈,一般正極板比負極板拱曲的要多一些。 2.原因 (1)主要原因是使用起動機過于頻繁,大電流放電時間過長,而不能得到及時補充充電的緣故。在蓄電池放電過程中,正、負極板上不斷地附著上硫酸鉛。如果隔板各部分的多孔性不一致,在大電流放電時,極板表面的電流密度就會有很大的差異,電流密度大的部分生成的硫酸鉛多,體積膨脹嚴重。如果部分放電后蓄電池得不到及時的補充充電,仍然繼續(xù)以大電流放電,極板各部分的體積膨脹的差異就會加劇,最后勢必導致極板拱曲,加速極板活性物質脫落和極板損壞。 (2)蓄電池中含有雜質,在引起局部作用時,僅有小部分活性物質變成硫酸鉛,致使整個極板的活性物質體積變化不一致,造成彎曲。 3.預防措施 防止極板彎曲最重要的是充放電電流不要過大,更不要過放電。如果極板已經彎曲,應首先檢查電解液雜質含量,若超過規(guī)定值時應更換電解液。
二、蓄電池極板上活性物質大量脫落 隨著蓄電池使用時間的延長,充電放電的不斷進行,蓄電池極板不斷地膨脹和收縮,極板上的活性物質會自行脫落。在正常情況下,這種活性物質的脫落是緩慢的。如果使用不當,極板上活性物質會大量脫落,使蓄電池早期損壞。 1.表現 放電時由于極板上活性物質數量的減少,導致容量減小、起動機旋轉無力、燈光暗淡、放電時間短;充電時,沉積在外殼底部沉淀槽內的活性物質微粒翻騰上來,電解液混濁;由于極板上活性物質數量的減少,充電時間短。 2.原因 (1)充電過量,造成電解液產生氫氣和氧氣。由于氧氣浸透到活性物質的內層,使活性物質與鉛柵架之間夾了一層附著性差的氧化鉛,所以活性物質易于脫落。同時,產生的氫氣在負極板孔隙內產生很大的壓力,也會使活性物質脫落,這叫做氫脆現象。 (2)電解液的密度過高,對極板柵架造成強烈腐蝕而導致活性物質脫落。 (3)蓄電池充電電流過大,使電解液溫度過高,活性物質膨脹松軟而脫落。 (4)放電電流過大,或接人起動機的時間過長,使極板拱曲也會加速活性物質脫落。 (5)冬季使用時,放電后未及時充電,電解液密度過低而凍結,導致活性物質脫落。 (6)汽車行駛時,蓄電池受到劇烈振動,使活性物質與極板柵架間結合受到損害而脫落。 3.預防措施 (1)不要連續(xù)使用起動機,特別是冬季發(fā)動冷車,應事先做好一切準備,避免蓄電池連續(xù)放電,以防極板拱曲。 (2)在用充電機對蓄電池進行電流充電時,第二階段的充電電流應控制在蓄電池額定容量的5%以內。 (3)蓄電池在車上必須固定牢固,拆裝蓄電池接線不要用工具敲打。 (4)冬季不要使蓄電池放電過多,放電程度超過25%時,就應及時充電。
三、蓄電池內部極板短路 1.表現 單格電池的極板完全短路時,其電動勢等于零,無法充電。局部短路,用電壓表測得的電動勢將小于靜止的電動勢。充電時,電解液的密度和電壓提高很慢,逸出的氣體很少,充電電流很大,可能造成過充電。 2.原因 (1)充電電流過大。充電終了時電流過大,經常過度充電;螂娊庖簻囟冗^高,都能使活性物質松弛而脫落過多,脫落物填滿殼體底部沉積槽后,造成正負極板下部短路。 (2)放電電流過大(如接人起動機時間太長),或電解液密度過大,引起極板拱曲和隔板損壞,使活性物質穿通,造成極板短路。 (3)有細小導電物體落人蓄電池內部,造成正負極板短路。 3.預防措施 蓄電池內部極板短路時,應將蓄電池拆開進行檢查。若是活性物質松弛脫落沉積過多,可清除沉積物;若是極板拱曲,應設法壓平;若是隔板缺損、穿孔,則需更換新隔板。
四、自行放電 蓄電池自行放電,不僅是電能浪費,而且會加速極板的損壞。 1.表現 放電時,電壓低且下降快,輸出容量明顯減;充電時,電解液密度和端電壓上升緩慢,無氣泡,充電時間明顯增長。 2.原因 自行放電主要原因是蓄電池內物質不純凈而引起的 3.預防措施 (1)蓄電池的外表面經常用水沖洗,保持清潔和干燥。 (2)在使用中,蓄電池的加液蓋要旋緊封嚴,以免電解液飛濺出來將雜質帶進蓄電池內。 (3)蓄電池短期不用存放時,也要定期檢查和充電。目的是防止電解液的硫酸下沉,引起上、下部硫酸濃度不同,電壓也不同,從而產生電位差,造成蓄電池自行放電。 (4)配制電解液必須使用專用硫酸(白色透明)和蒸餾水,并保持電解液清潔,防止塵土和雜質混人。 (5)配置和儲存電解液的容器應用陶瓷、塑料和玻璃等耐酸材料。
更多>>
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